:::
網站導覽
社區通粉絲團
會員中心
RSS 訂閱
常見問題
加入最愛
:::
會員登入
親愛的 您好
(一般會員) 登出
Hi, 您還沒登入喔!!
會員登入
密碼遺失免費註冊
  • 社區網群平台
  • 會員中心
  • 寫手大募集
  • 訂閱電子報
社區搜尋
 
本站社區 00007266


:::
搜 尋
社造案例分享
詳細內容頁
礁溪二龍扒龍船,二龍競渡代代傳
發布日期:2010/06/01
9
我要轉寄,開啟新視窗 我要列印,開啟新視窗 我要檢舉,開啟新視窗 資訊提供


撰文/宜蘭縣礁溪鄉二龍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何政儒
攝影/何政儒、黃振福


二龍社區位於宜蘭縣礁溪鄉二龍村舊稱奇武蘭,和其他農村一樣有著純樸與濃厚的台灣鄉土味。目前約有501住戶,總人口數1441人生活在其中;人口結構以老年人與就學階段的學童為主,青壯年人大都外出討生活,另闢新天地。地方產業仍以傳統農業生產為主,養鴨業次之、其餘則有水產養殖業與小型加工業。其中以礁溪溫泉番茄、溫泉鹹蛋、皮蛋、溫泉良質米、鴨賞、活魚活蝦為主要農特產,呈現出靠田吃田,靠河吃河與環境相依存的典型特色。二龍社區最重要的民俗文化與宗教活動即是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的「二龍競渡」---扒龍船。

二龍社區以傳統農業生產為主,養鴨業次之、其餘則有水產養殖業與小型加工業(何政儒攝影)

二龍社區以傳統農業生產為主,養鴨業次之、其餘則有水產養殖業與小型加工業

綜觀歷史,文化的發源地大都位於大河流域,二龍社區也不例外;2001年本地因為得子口溪河道整治工程施工,在二龍河與武暖大排匯流處發現了奇武蘭遺址,此事也證實了長年流傳在村內居民間口耳相傳的「平埔番社」確實是存在的。根據出土的許多文物,學者專家推測該地方應該為噶瑪蘭族奇武蘭部落的所在地。

早期本地有奇武蘭河(後來稱二龍河,現已改名為得子口溪)流經,往上游可接宜蘭,往下游可接頭城並在烏石港出海,成為當時噶瑪蘭廳北部重要的水陸航運必經之地。因此往來期間的大都為駁仔、舢舨或稱紅頭仔等水陸運輸工具,當時競渡的龍船即租用航行於河中的駁仔,後來隨著路運發達,駁仔漸漸減少,村民意識到租用不是長久之計,於是便由地方仕紳號召,向居民募集「緣金」訂造龍船。

昔日的奇武蘭港---二龍河,現已改名為得子口溪(何政儒攝影)

昔日的奇武蘭港---二龍河,現已改名為得子口溪

「二龍競渡」始於何時目前尚無文獻記載,但可推至1796年(嘉慶元年)吳沙開蘭前就已經存在,在當時是農閒時期的划船競賽活動。據專家學者推測在更早期此划船競賽原先是噶瑪蘭平埔族奇武蘭聚落居民的趣味活動,之後隨著漢人的進入開發,而演變成奇武蘭平埔族人與漢人的競賽,隨著奇武蘭部落被漢化,現今則演變為同是漢人的淇武蘭與洲仔尾間的競賽。

早期農業時代,每接近端午時節,上庄淇武蘭與下庄洲仔尾兩庄居民即互不交流,甚至連出入內外都得繞道而行,使得原本是一個純樸的農村,因為「扒龍船」而形成兩庄草木皆兵的緊張局勢,只要有一點些微的口語爭論都可能造成兩庄間的衝突,可見當時的競爭相當激烈。

「二龍競渡」龍舟錦標賽特色祭典科儀「扛船下水」(黃振福攝影)

 「二龍競渡」龍舟錦標賽特色祭典科儀「扛船下水」

每年到端午節前後「扒龍船」一定是全村茶餘飯後離不開的話題,雖然是全村的話題,但是淇武蘭庄與洲仔尾庄的居民口風甚緊互不交談,不願意讓彼此的龍船事曝光,因此二龍競渡的許多傳統祭拜儀式都帶著濃厚的宗教色彩與神秘感,就算是當地居民若不是「爐主」或「頭家」根本不知其奧秘與意義,至於學者、專家,起初也是霧煞煞,需經過深入了解才略知一二。由此可見二龍競渡不是容易讓人一目了然,是需要親自參與才能了解箇中奧妙。

並非只是一般的龍舟錦標賽,「二龍競渡」的特色包含:
1、龍船整備:絞船、力肚、架尾槳。
2、祭典科儀:插艾草古阿紙、淨香、請神、祭拜、點睛、扛船下水、遊港獻紙頭。
3、傳統競渡:邀船、開港路、揪尾索、尚尾槳、謝船。
4、龍船夜戲:梨園戲。

以上活動內容都是本地獨有,分別在上下兩庄耆老的帶領與監督下,由各庄居民參與,因為有著濃厚的傳統民俗信仰味道,所以本村居民都相當重視,也因此和各地的端午划龍舟意義不同,為全國獨一無二之文化民俗活動。

二龍村傳統競渡「扒龍船」帶著濃厚的宗教色彩與神秘感,「揪尾索」為傳統競渡特色之一(何政儒攝影)

二龍村傳統競渡「扒龍船」帶著濃厚的宗教色彩與神秘感,「揪尾索」為傳統競渡特色之一

隨著時代由農業轉變為工商業,年輕人的外移,原本「二龍競渡」是全村居民的大事,家家戶戶都參與,到現在只剩下地方頭人、龍船值年爐主、頭家與有心人士投入「二龍競渡」活動的籌備與進行,與早期的參與盛況相比已大不如前,在這樣的情況下公部門也相當重視「二龍競渡」的傳統文化與觀光,因此在80年代公部門的介入下將「二龍競渡」與「龍舟錦標賽」合併辦理,期望以觀光活動發展地方文化,將人潮帶入寧靜純樸的農村,改善村民的生活品質,讓「二龍競渡」能夠代代相傳。由於傳統競渡與龍舟錦標賽的意義不同,因此早期淇武蘭與洲仔尾兩庄互「不認輸」的精神與競爭激烈的盛況因而轉變為參賽隊伍將焦點鎖定在錦標賽的獎金之爭,意義天壤之別,值得深思。

社區有心人士有鑑於此,希望將「二龍競渡」與「龍舟錦標賽」切割,讓文化歸文化、競賽規競賽;所以從2009年起在社區理事長李輝龍先生及有心人士的參與推動下,社區發展協會挑起大擔辦理「二龍競渡研習」與「二龍競渡攝影展」等活動號招年輕人回鄉參與二龍競渡,希望喚起社區年輕人對自己的文化多一些關心與認識,結果在2009年端午節當天,讓許多當地的耆老與鄉親相當訝異與驚喜,其中淇武蘭耆老賴清泉道出了:「龍船竟然扛起來啦!」,已停止二十多年的扛龍船下水居然在他的眼前再度呈現,內心百般感動。

「二龍競渡研習」,藉研習活動認識二龍競渡(黃振福攝影)

 「二龍競渡研習」,藉研習活動認識二龍競渡

二龍社區也舉辦一日的「二龍競渡研習」課程,讓社會大眾藉研習活動認識二龍競渡,另外,在二龍社區活動中心展出「二龍競渡文物攝影展」;然而「二龍競渡」的重頭戲將在端午節當天,依照傳統科儀辦理,尤其是「扛龍船」與「傳統競渡」,更希望各界共襄盛舉,一起來參與。此外礁溪鄉公所也在活動期間配合社區辦理許多觀光體驗活動,如龍舟錦標賽、人體彩繪、包粽子體驗、風味餐品嚐、划龍舟體驗、龍船模型彩繪等活動,歡迎各界相邀來二龍逗鬧熱、扒龍船,體驗一趟深度的「二龍競渡」文化之旅。

 

內容提供單位 宜蘭縣礁溪鄉二龍社區發展協會 
關鍵字群鏈結: 二龍社區二龍競渡扒龍船奇武蘭河划船競賽端午時節  
‧以上內容由本站會員在同意相關授權或著作權條款後自行提供的資訊。
‧若有侵權事宜或錯誤訊息,請使用我要檢舉,開啟新視窗功能或客服連絡站通告網站維運小組。
交換連結